怎樣提高種公羊繁殖力

怎樣提高種公羊繁殖力
種公羊繁殖力的高低直接關系到羊群生產力,對肉羊養殖效益有明顯影響。在肉羊生產中采取以下措施有利于提高種公羊的繁殖力。
1 選好種公羊
引進種公羊要根據生產需要或雜交利用的目的選擇品種,所選的品種要與母本品種有較高的配合力,對本地的自然環境和飼料具有良好的適應性。引進和選擇種公羊,一要檢查體型外貌:體質結實結構勻稱,頭寬而較短,眼大有神,頸部粗短,前胸發育良好,胸寬深,后軀豐滿,腰部強有力,四肢端正粗壯;二要檢查生殖器官:睪丸大小適中,兩側睪丸和附睪大小基本一致,觸摸睪丸感覺堅硬而富有彈性,無損傷和畸形,并在陰囊內移動自如;陰囊無損傷和皮膚??;三要檢查精液質量,這點是最重要的,因為有些公羊雖然外觀正常,但精液質量不一定正常,而且公羊在性成熟后就出現精液量少,或者精子活力低、密度小,畸形精子多,生存時間不夠等問題,很難恢復正常,往往是終生的。
2 保證營養需求
肉用種公羊的飼養應維持中上等膘情,保持常年健壯、活潑、精力充沛、性欲旺盛。應保證飼料的多樣性,且易消化、適口性好,精粗飼料合理搭配,保證全年均衡供給青綠多汁飼料,同時注意補充礦物質和維生素。日糧應保持較高的能量和粗蛋白水平,即使在非配種期,種公羊也不能飼喂單一的粗飼料或青綠多汁飼料,必須補飼一定的混合精料。非配種期種公羊因為配種結束后體況有不同程度下降,應待體況恢復后,再逐漸轉為非配種期日糧。每日補飼精飼料0.5kg、干草3kg、胡蘿卜0.5kg、食鹽5~10g,夏秋以放牧為主,可適當減少精料補喂量。早晚各飲水1次。配種前1~1.5個月,應增加精料量,按配種期喂量的60%~70%補喂,逐漸增加到配種期補喂量。配種期每日補喂精料1.2~1.5kg、干草2kg、胡蘿卜1~1.5kg、食鹽15~20g,骨粉5~10g,生雞蛋1~2個,日糧分2~3次飼喂。配種后恢復期,混合精料暫不減量,增加放牧時間,半個月后再減少精料飼喂量。保證供給充足飲水和運動。避免種公羊過肥或過瘦,應根據體況及時調整日糧。
3 加強管理
①分群和單圈飼養。種公羊要分群和單圈飼養,防止角斗消耗體力或受傷,公羊舍要保持清潔干燥,并盡量離母羊舍遠些。放牧時要與母羊分開,切忌公母混群放牧,造成早配和亂配。公母分開放牧和飼養,也利于種公羊保持旺盛的配種能力。②加強運動。保證種公羊有足夠的運動,在舍飼期,非配種期每天至少要保證運動2~3h,配種期運動時間不少于6h。③保證健康體況。經常觀察種公羊身體狀況,按摩睪丸,做好修蹄,保證種公羊體況良好,肢蹄堅實,以便配種。每年修蹄2~3次,以保證蹄形和行走正常,并做好肢蹄病預防工作。性欲差公羊,每天早晚各按摩睪丸1次,每次10~15min。④防熱應激。高溫可降低精液質量。夏季應注意防暑降溫,為種公羊創造涼爽的條件,保證充足飲水,應避免氣溫高時放牧,或到背陰地方放牧。⑤定期檢查精液質量。精液品質決定種公羊的利用價值、配種能力和母羊受胎率。檢查項目有顏色、氣味、射精量、pH值、精子密度和活力。正常精液呈乳白色,精子活力不低于0.6,密度20億/mL以上,精子畸形率不能超過20%。對生長發育不良、性欲低下、久治不愈、精液品質達不到要求的種公羊應及時淘汰,以提高種公羊的利用率。
4 合理利用
采用人工授精技術,種公羊利用率可以提高20倍左右,特別是大幅度提高良種公羊的利用價值,減少種公羊引種和飼養數量可降低飼養成本,增加養殖效益。而且人工授精可以提高母羊受胎率和防止疾病傳染。采用人工授精技術,應對不同年齡種公羊合理確定采精頻率,1.5歲左右公羊,如初次參加配種,每天1~2次;2.5歲以上公羊,每天可采3~4次。采精方式以1天采精1次,持續5d,或1天采精2次,持續3d的方式為宜。對性欲低下的種公羊,可用中藥治療,陽起石10g、淫羊藿15g、川斷20g、巴戟天15g、杜仲10g(炒)、牛藤10g、天冬20g、益智仁20g、黃芪15g,混合水煎,候溫每日灌服2次,每次250~300mL,連用3d。
5 加強疾病防治
患病種公羊,不僅影響配種,而且可傳播某些疾病,因此要做好疾病防治工作。①定期消毒。搞好圈舍及環境衛生,定期清掃,定期消毒。保持圈舍通風良好。冬季每月消毒1次,夏季每周消毒1次。②定期驅蟲。每年春秋兩季各驅蟲1次。對體外寄生蟲主要利用伊維菌素、左旋咪唑、硫雙二氯酚等藥物進行驅蟲。如當地寄生蟲病較嚴重,在每次驅蟲后10~15d再驅蟲1次。對體外寄生蟲,利用溴氰菊酯等藥物進行驅蟲效果較好。③疫病防控。根據當地疫病流行情況,合理制定免疫程序,于每年春秋兩季進行疫苗接種,防止傳染病發生。重點加強口蹄疫、布氏桿菌病、羊痘和呼吸道疾病預防。④保證飼料飲水清潔衛生。飼料、飲水要干凈無污染,不喂冰凍、發霉飼草飼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