洮北區肉羊產業存在的問題及針對問題提出的對

洮北區肉羊產業存在的問題及針對問題提出的對策建議
洮北區以促進農民增收、牧業增效為目標,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。肉羊養殖是洮北區農民的傳統產業,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重驅動下,洮北區肉羊養殖得到迅猛發展,成為農民致富的一項朝陽產業。下面一起來具體了解一下:洮北區肉羊產業存在的問題及針對問題提出的對策建議。
1、洮北區肉羊產業基本情況
洮北區位于吉林省西北部,吉、黑、蒙“兩省一區”的交界處,白城市區所在地,全區幅員面積2568.8平方公里,總人口50.9萬,轄10個街道、11個鄉鎮和鎮南種羊場,總人口50.9萬。洮北區是國家商品糧生產重要基地,依托豐富的飼草飼料資源,畜牧業得到快速發展,據區牧業部門2014年三季度數據顯示,全區羊飼養量62. 81萬只,存欄數41.7萬只,出欄21.11萬只。肉羊改良主推品種為小尾寒羊、薩???、烏珠穆沁、夏洛萊、杜伯羊,對本地綿羊改良,提高肉羊品質和生產性能,羊良種覆蓋率達到100%;洮北區有肉羊交易市場1個,養羊合作社15個。肉羊交易市場位于洮北區鎮南境內,該市場占地面積7.2萬平方米,羊舍面積0.6萬平方米,設計年交易量20萬只,完備的市場功能,搭建了養殖戶與客商之間的產銷平臺,成為養殖戶及時掌握市場行情信息,搞活畜產流通的重要渠道,肉羊銷往多個省份,洮北區現有肉羊產品加工省級龍頭企業1個,集肉羊養殖、屠宰加工、銷售于一體化經營,建設完成了年屠宰能力20萬只肉羊產品加工生產線。洮北區肉羊養殖模式趨于專門化,肉羊生產呈現出繁殖型和育肥型兩種養殖模式,繁殖型養殖模式多為小型散養戶,以飼養母羊繁殖為主出售羔羊和淘汰羊,占養羊戶數的大多數,育肥型養殖模式是以收購羊只進行專門化育肥生產的場(戶),散養戶為育肥羊場提供了羊源,育肥羊場也為散養戶拓展了銷售市場,形成了肉羊產業化生產格局。
2、當前肉羊產業存在的主要問題
一些鄉村對促進畜牧業發展相關政策和《畜牧法》中“畜禽規模養殖場(區)用地按農業用地管理”的規定沒有得到很好落實,發展規?;B殖缺乏總體規劃,規?;B殖占地難的現象十分突出,制約了規?;B殖場發展。
很多地方養殖場(小區)存在著生產設備、生產技術及生產條件落后,場區布局缺乏科學規劃,生活區、養殖區、飼料儲備加工區、糞污處理區不分離,凈、污道不分,圈舍建設標準低,防疫消毒和污水處理設施不健全,很難為畜禽健康生長營造適宜環境,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養殖污染現象。
畜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帶動能力不強,農村各類畜牧專業合作組織培育發展不足,作用發揮有限,畜禽養殖存在著無序性,受市場影響因素較大,市場行情好時養殖量劇增,行情低時陡減,時常出現產品的“短缺”和“過?!爆F象,遠遠不能適應現代畜牧業發展需要。
畜禽規?;B殖生產需要較大的投入,長期以來,一些養殖戶由于財力有限,小額農貸額度偏低,難以對發展規模養殖提供支持,再生產性投入不多,產業發展后勁不足。
3、針對問題提出的對策建議
在養殖場戶集中的村屯積極培育農村養殖專業經濟合作社,提高畜牧業組織化程度,充分發揮合作社在技術推廣、行業自律、維權保障、市場開拓等方面的作用,引領養殖戶走產業化經營之路,壯大整體實力,增強規避市場風險能力。
養殖場(小區)要科學規劃,場區合理布局,建立規范的科學管理、標準化生產經營和疫病防控制度,完善畜禽養殖檔案,詳實記錄養殖檔案中規定的各種內容,規范畜禽養殖行為。
牧業龍頭企業是構建現代畜牧產業體系的重要主體,是推進牧業產業化經營的關鍵,要著力培育畜產品加工龍頭企業,扶持畜產品加工企業改善生產和技術條件,提高產品精深加工水平,延伸和拓展產業鏈條,增加附加值。推行“公司十基地十農戶”產業化經營模式,密切龍頭企業和養殖場(小區)的利益關系,建立龍頭企業與養殖基地、農戶緊密連接、風險共擔、利益共享的緊密型合作關系,帶動養殖場(戶)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。
政府部門要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,營造良好環境,制定鼓勵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扶持政策,切實解決制約畜牧業發展的資金、用地、融資、風險等突出問題,引導畜禽散養戶退戶人園,促進畜牧產業化發展。
洮北區肉羊產業蓬勃發展
肉羊養殖數量增加。政策和市場的雙重驅動,激發了一大批農戶投身肉羊養殖業,全區肉羊養殖數量大幅飆升,據區牧業部門三季度數據顯示,全區羊飼養量62.81萬只,存欄數41.7萬只,出欄21.11萬只。
肉羊養殖規模增大。肉羊產業發展形勢向好,吸引了有經濟實力的養殖戶融入資金擴大生產規模,做大做強產業,全區現有備案在冊規?;B羊場58家,其中存欄在500至1000只的養羊戶有38家,存欄量5萬只,養殖規模超千只場(戶)15家,存欄量2萬只。洮北區現有肉羊產品集養殖、加工、銷售一體化經營省級龍頭企業1家。
肉羊養殖科技含量提高。一是品種改良實現良種化。洮北區大力實施畜禽良種化工程,肉羊改良主推品種為小尾寒羊、薩???、烏珠穆沁、夏洛萊、杜伯羊,對本地綿羊改良,提高肉羊品質和生產性能,羊良種覆蓋率達到100%;二是動物防疫程序化。群眾對養殖防病意識明顯增強,積極主動開展圈舍消毒和羊只疫苗接種免疫,有效防控疫病發生;三是育肥羊養殖舍飼化。通過畜牧部門的廣泛宣傳、示范引導,肉羊舍飼養殖在洮北區得到廣泛推廣應用,圈舍結構布局逐漸走向規范化,為肉羊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;四是飼料配比科學化。牧業實用技術的推廣普及,使傳統粗放飼養方式逐漸轉變成精心喂飼,按照羊不同生理階段進行合理的日糧配合,羊增重快,飼養周期短,商品率高。
肉羊養殖模式趨于專門化。洮北區肉羊生產呈現出繁殖型和育肥型兩種養殖模式,繁殖型養殖模式多為小型散養戶,以飼養母羊繁殖為主出售羔羊和淘汰羊,占養羊戶數的大多數,育肥型養殖模式是以收購羊只進行專門化育肥生產的場(戶),
散養戶為育肥羊場提供了羊源,育肥羊場也為散養戶拓展了銷售市場,形成了肉羊產業化生產格局。
肉羊養殖組織化經營意識顯現。伴隨著肉羊產業化發展,各鄉鎮涌現出各類農村養殖協會、畜牧專業合作組織,對提高廣大農民組織化程度,引領養殖戶發展生產,增強闖市場整體實力發揮重要作用。
肉羊養殖產銷興旺。位于洮北區鎮南境內的羊交易市場2014年初掛牌運營,該市場占地面積10公頃,設計年交易量30萬只。完備的市場功能,搭建了養殖戶與客商之間的產銷平臺,成為養殖戶及時掌握市場行情信息,搞活畜產流通的重要渠道,肉羊遠銷多個省份,紅火的市場交易,拉動肉羊產業繁榮興旺。
肉羊養殖設備簡單,飼料來源廣泛,投資少,見效快,羊肉市場需求旺盛給肉羊養殖帶來了無限生機,國家實施的強農惠牧政策,極大地鼓舞了廣大群眾發展肉羊養殖熱情,強勁的肉羊產業發展正成為加速洮北區畜牧業擴能升級,促進農民增收的潛在動力。